两点十五分车站有一班车去海城。
牛大叔骑的是拖货的那种三轮车,过去最多二十分钟的路程。
看了一眼时间,还没到一点,还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。
路过供销合作社的时候,姜淳于喊停了车:“妈,时间还早,我们去买点东西吧。虽然外公外婆不在,总不能空着手回去。”
蒋晴想想也对,父母的房子周围住的都是多年的老邻居,都是看着她长大的。
回去空个手不好看,买点糕点,给交情深点的邻居送一盒。再买点糖果,看见小孩子和熟人,还能抓几颗。
蒋晴不缺钱,难得回一趟海城,肯定不能让人轻看了。
和蒋晴进了供销社,姜淳于拿出蒋晴给她的存折:“妈,我去把钱取了,回头存到海城去。”
“我和你一起去。”
“不用。”姜淳于拒绝。
蒋晴去她怎么取周庆国存折里的钱,不取的话,耽搁几天谁知道会出什么意外。
“你一个人怎么行。”
蒋晴还在唠叨,姜淳于推着她往零食柜台去,“我行的,你去买东西,我去取钱,就一个小时,别耽搁了。”
女儿一心要自己取钱,蒋晴只能无奈地答应:“那你小心点。”
“行,那你小心点。”
看着女儿快步跑出供销社,蒋晴的心里有些酸楚,这个女儿和她不亲了。
也罢,孩子总要长大的。
出了供销社,路过牛大叔身边的时候,姜淳于特意多说了一句:“牛大叔,我妈让我取点钱,我妈说去海城花销大,怕到时候身上的钱不够。”
“去吧,小心点。”
牛大叔无意扫了一眼姜淳于手中打开的存折,上面清清楚楚的蒋晴名字,他目光没敢停留,慌忙让开。
蒋晴有钱是家属院都知道的,听媳妇说蒋晴娘家就是海城的,大城市的姑娘,又是独生女,更不可能缺钱。
除了工资,每个月蒋晴前面的男人还要往这寄五十块。
周家的生活,可以说是家属院最好的。
供销社对面就是一家银行,恰好两本存折都是这家银行的。
今天银行里的人意外有些多,姜淳于看了一眼排了五六个人的队伍。
她要是老老实实排队,一个小时未必能轮到她。就算轮到,蒋晴来了她也没办法取周庆国的钱。
姜淳于眼珠子一转,掏了半包大前门握在手里,冲着排在第一个的工人大叔喊:“叔,你来存钱吗?怎么不是我婶子来?”
工人大叔看着面前的小姑娘思索,半天没想起来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谁家的。
不过,他这样年纪的人是不会让话掉地上的:“你婶子上班呢,我今天刚好倒班,顺便来把工资存了。你爸妈呢?怎么叫你一个小孩子来银行。”
“我爸出差了,后天回来,我妈让我来取点钱。”
姜淳于从口袋里掏出半包大前门,“叔,这是我爸剩下的,给你尝尝。”
嘴里说着给叔尝尝,却不往叔手里送。
这个时候工人大叔再不明白就是傻子,他乐呵呵地伸手接烟:“那我就借你爸的光,尝尝这大前门的味道。”
拿到烟,工人大叔往旁一让,“我的位置给你,我出去抽根烟,烟瘾犯了。”
说是出去,工人大叔摸了摸烟盒没舍得,却很自觉地站到了队伍最后面。
要是姜淳于插队,排队的人肯定不让,但是人家叔给侄女让位置,不插队,谁也没话说。
姜淳于送出半包烟,心安理得地站在了第一位,只等前面办着业务的人走,就轮到她。
空间的烟不少,姜淳于费了点功夫才翻出三条大前门,也不知道末日时代怎么还有大前门。
姜淳于严重怀疑这是假烟,为的是满足一些人的怀旧心理。不过,就算是假烟,在这个时代也是好烟。
一包太浪费,姜淳于就拆了半包。半包大前门已经让这位工人大叔欣喜若狂,比中五百万还激动。
很快到了姜淳于,她先把周庆国的五千取了,再取蒋晴的两千。银行的人忙的头也不抬,收折子拿钱,根本不管取钱的人是谁。
七千块,姜淳于放书包里装的时候,偷摸扔了五千在空间,剩下的两千用报纸包着。
拿在手里沉甸甸的,像块砖。
蒋晴买好东西出来上车的时候,姜淳于将报纸砖递给蒋晴,凑到她耳边低语:“妈,给我装着,等到了海城我就去存起来。”
捏着厚实的报纸,蒋晴小心地看了一眼骑车的牛大叔,抬手在姜淳于身上拍了一下。
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点,竟然就这么把钱拿在手里。
牛大叔知道姜淳于去取钱,见她把钱给了蒋晴,心里还却在想,这蒋晴是真不靠谱,让一个孩子取钱。
将蒋晴母子俩送到车站,看着姜淳于有些苍白的小脸,牛大叔没忍住叮嘱了一句。
“蒋晴,你带小鱼好好查查,小鱼这丫头太瘦了。”
说完,牛大叔就想扇自己的嘴巴子。
多嘴,媳妇提醒他几次,让他说话前先在舌头里滚两滚再说,他就是控制不住。
“谢谢你啊,牛大哥。”
蒋晴看了一眼面色苍白有些偏瘦的闺女,心里也有些酸涩。
小时候多胖乎的一个孩子,怎么就被她养成这样!
“谢谢牛大叔。”
姜淳于顺手在牛大叔口袋里,塞了一包大前门,“叔,你回吧,路上慢点。”
牛大叔喜欢抽烟,但是媳妇管的严。原主经常看见牛大叔用报纸卷了茶叶沫子,含在嘴里,也不抽,就过个干瘾。
看着口袋里的烟牛大叔想拒绝,却又舍不得。
这可是三毛三的大前门,拿去换八分的经济烟,能换四包还要找盒火柴。
等牛大叔下定决心,掏出烟决定还回去,姜淳于和蒋晴已经走远。看着走远的母子俩,牛大叔叹了口气,烟又小心塞了回去。
回家他让他婆娘出去说说,看周庆国干的什么事,给人娘俩欺负的只能回娘家看病。
别看牛婶子不让牛大叔嘴叭叭,她其实就是家属院里的广播站,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,没有她说不上话的人。
蒋晴多清高孤傲,牛婶子每天还能搭上几句话,可见嘴皮子厉害。
让他家老婆子给周庆国宣传宣传,省的他尾巴翘上天,还以为自己有多厉害。
不靠媳妇,他就是个屁。
县城去海城的车每天两班,也就两个多小时的路程,蒋晴却已经三年没回去了。
蒋晴直到坐上了开往海城的客车,都是浑浑噩噩的。
根本就没想起来,她还有个饼干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