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就去了商店,买了两瓶酒,下酒菜,晚上吃饭自己也能吃。
呃,对了,老妈那双手套好像还是他上学的时候给买的,都旧了。
那就再重新买一双。
完事后,一路就朝着小黄庄去了。
十来里路,也走了四五十分钟,早知道先回四合院把自行车骑出来。
“我家就在前面。”
“嗯,这地方挺好的,种的东西都能换成钱。”
秦淮茹还是有眼光的,靠近城里的村庄跟乡下可不一样。
有点农作物可以挑到城里去售卖。
两人聊着天,很快就到了家门口。
宋晨光在喊了一声就领着秦淮茹进了院子。“爸,妈,我回来了。”
老宋急匆匆的从屋内冲了出来,小儿子总算是回来了。
念叨了一天了,不知道干部岗位成了没有。
“是晨光回来了啊。”
宋晨光提着礼品站在院坝里面,秦淮茹紧张的打量起来。
这套院子真大。
“晨光,你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?”
老宋跟着宋母走到门外,忽然见到还有个姑娘站在院坝里面,一时间傻眼了。
“爸,妈,工作的事情成了.......”
宋晨光简单的说了一下,又说:“爸,我今天相亲成了,已经领了结婚证,这是你们的儿媳妇秦淮茹。”
顿了下,转而又说:“淮茹,这是我爸,那是我妈”
“爸,妈,你们好.......”
秦淮茹打完招呼就略微低着头,这是不好意思了。
“哎哟,成了啊,快,快,里面坐。”
还是宋母反应快,赶忙就招呼着秦淮茹进屋。
今天还说要给怕小儿子相亲没成功,以后在城里过日子没人照顾。
打算去找媒婆,没想到这就把儿媳妇给带回来了。
这姑娘她看得上,长得漂亮,身段还好,一看是能替老宋家开枝散叶。
“里面请,里面请。”
老宋也赶忙招呼,他不是走神,是在打量儿媳妇。
他没想到懒人真的有懒福。
等到了堂屋,就把秦淮茹请入座了。
宋母反应了过来,赶忙到了屋里给拿了两个红包出来。
家里有准备好的红纸,把钱包在里面折好就成了。
“淮茹,这是我跟你爸给你的!”
儿媳妇都改口了,哪里有不给红包的道理。
秦淮茹有些犹豫,说:“妈,不用,我怎么好意思要您的红包。”
“淮茹,这该给,也没多少,都是这么个意思,该给!”
宋母说着就把红包塞了过去。
“淮茹,你拿着吧。”
宋晨光想着,长者赐,少者不敢辞。
“诶!”
秦淮茹也只好接受了,可在心里却乐开了花,想着,家里有老人就是好啊!
“这就对了。”
宋母满脸的笑容,以后儿子在城里有人照顾。
这会儿桌上没有饭菜,但也不能空着,宋母赶忙就端来了茶水还有花生瓜子等零嘴。
跟着坐下就打听起了姑娘家的情况。
而宋晨光则被老爹喊到里屋问起了工作的事情。
宋母说:“淮茹,你家是哪里的啊,家里有几口人?”
这才想起,儿媳妇看着是挺好的,可她啥情况都不知道。
“我家里有六口人,有俩个弟弟,爸妈,奶奶今年也跟我们住在一起。”
秦淮茹也是实话实说,她这会儿还是实诚的姑娘。
“有俩弟弟啊,家里日子也挺好过的。”
宋母是觉得农村姑娘好,而是觉得秦淮茹好。
顿了顿,又问:“淮茹,你今天来是跟我家晨光相亲的?”
“嗯,媒人带我进城了才知道是宋大哥。”
秦淮茹说的含糊,她不好提贾东旭的事情。
“这样啊,那晨光他什么时候去你家回门?”
宋母也也是知道现在的习俗。
现在跟儿子领了证,后面肯定是要忙活酒席上的事情。
“本来是三天回门,可是宋大哥要工作,我先就帮着家里操持家务,等宋大哥确定好时间。”
秦淮茹想着,回门肯定是要回门的,得让乡亲们知道她在城里找了个条件好的男人。
不回去,乡亲们怎么羡慕她!
...........
而里屋这边。
父子俩人进了屋子,老宋就开口说:“晨光,姑娘不错,以后好好过日子。”
老宋真觉得这姑娘不错,他们老宋家不缺钱花,找媳妇就得会伺候人的。
“爸,你放心,我肯定好好过日子。”
对于过日子这一块,他对秦淮茹那是相当有信心的。
“那你再说说工作的事情........”
这事情他记挂了一天,得问个准信。
“爸,这是我的工作证.......”
宋晨光说着就把工作证给拿了出来,有空间就是方便。
“这是真成了啊,东西都送了吧。”
老宋也是认识字的,小时候上过私塾,一手毛笔字那是写得相当不错。
“嗯,送了礼就确认了岗位,然后回到四合院,贾东旭他找来说不想娶农村姑娘,我想我还没相过亲,就.........”
宋晨光随口解释了一句,他真不是坑老爹的钱,是让老爹有参与感,成就感。
等以后别人问起来,他的岗位怎么来的,那不老爹以后说起来也能面子有光。
所以这不是坑爹,是孝道!
顿了顿,又说:“我本来想带着秦淮茹回来吃午饭的,但怕大哥那里有意见,我都分家了,不能见天的往家里跑。”
“分家是分家,但这里还是你的家,想回来随时都可以,你爸妈还在呢。”
老宋听了这话不要太感动,自家不成器的小儿子总算长大了,以后得过好日子。
“嗯,爸,我听你的。”
宋晨光就等着这句话呢。
找点空闲找点时间,领着媳妇常回家看看。
带上笑容带上祝愿,常回家看看。
走的时候,带走这个,带走那个,常回家看看!
老宋拿着工作证看了好几遍,一直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。
“晨光啊,往后,你就是干部了,这里又要结婚,以后要是碰到难处就回来找爸妈商量........”
“嗯。”
宋晨光在旁边听着,要是这些话让原主听到了,不得高兴的蹦起来。
不过他心里也高兴。
这年轻人过日子啊,还就得有老人帮衬,这不就少奋斗多少年。
父子二人聊了会儿,就从屋内出来。
宋母就去忙活饭菜去了。
老宋也满脸笑容的去作坊把大儿媳喊回来帮忙。
..............